2007年3月17日

來談談籃球的球員位置角色…

來談談籃球的球員位置角色…

按照球員的技能來安配置角色的位置,對於獲取勝利是很重要的。把每個位置角色來做一下定義,用來了解他的功能,對整個團隊默契運作是很有幫助的。以下是摘自一個網路遊戲對籃球角色的描述,我是挺認同的:

Guard (後衛): The Guard is a great ball handler who is very quick on the court. Guards are very good at stealing the ball and shooting 3 pointers. 後衛是很棒的運球手、場上非常快速,精於抄球及三分球。Strengths: running, passing, dribbling, stealing, and 3-pointers 專長:跑動、傳球、運球、抄截、及三分投射。

Forward(前鋒): The Forward is a solid support position. Forwards can shoot very well from the middle ranges on the court, can grab rebounds, and even occasionally dunk the ball. Forwards are solid players all around. 前鋒是穩固的支援方,擅於在中距區域投射,攫取籃板球、甚至有時灌籃。是全方位的強力球員。Strengths: jumping, middle range shots 專長:跳躍、中距投射。

Center(中鋒): The Center is a dominating presence on the basketball court. The Center position hangs close to the basketball goal and defends it against all players. On offense, the center is nearly unstoppable close to the goal. 中鋒是場上掌控局面的人物,守在得分禁區來防守所有球員,進攻時則是擋不住的逼進取分。 Strengths: Power, rebounding, blocking, dunking, and 2-pointers 專長:強力、彈跳、阻封、灌籃、及二分得手。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個所謂前後位置是以進攻時的角度來看的,不是從防守角度來看位置在,有些沒深入研究的人常常誤解了,用錯了位置名稱,這個應該請學校老師在體育課時多多糾正觀念知識。有了一致的正確觀念,在場上默契溝通上才好進行。

我很喜歡打Guard和Forward的位置,籃球是要打Teamwork團隊運作才好玩。打了很多年,幾乎認定是一輩子的運動興趣,有很多心得說,以後慢慢的來分享我的籃球哲學吧……

2007年3月16日

要看我的日誌嗎?可以再靠近一點哦

2007/3/16

要看我的日誌嗎?可以再靠近一點哦~~~
我在Blogger網站,藉著Google帳號"BigELK176"的網路化身,開啟新的日誌頁↓
█大麋鹿遊森林▇▆▅▂
捬拾森林寶藏.月光雲嵐輕盈流 ◆ 足蹄留泥印.小徑點點不知行跡
主要用來記述我的思想、哲學、觀概。
我喜歡Google的簡單哲學 遠離廣告的商業味 ,
比較起來 MSN Space 顯得像是固定規距的框框,很有挶限感覺。
快讓我的神思解放吧~~~

我在無名網站的Blog仍將存在,只是要再尋覓另一個沒有銅臭味的窩哦 哈哈哈

2007年3月11日

籃球賽的革命--五戰三勝制


我最喜歡看NBA籃球了,從小看到大、樂此不疲。NBA雖然是競賽但卻是娛樂導向的,球賽規則一直有在改變,變的目的則是在增加球賽競爭激烈的趣味,例如區域防守的禁止;另外則是配合電視轉播的廣告時間,例如暫停的次數與時間。很難說這些規則是好是壞,能夠取得平衡即能為大眾所接受就好。實際來看,有很多可改善的空間。
其實一場球賽將近2小時的球賽時間,對球員的體力實在是很大損害的。第一節是通常熱身,球員不愛拚戰,而第三節打完若是分數差距很大,第四節時間也根本就是板凳球員搓麻將時間,觀眾也不愛看。我們應該建議改成五戰三勝制的五節比賽,每節時間也縮短,這樣球員會盡力在節時間內拚戰,且有機會提前結束賽事,節省體力。每節激烈的比賽,這樣觀眾也會非常愛看。不知道 NBA當局或是籃球總會沒想過這樣的改革想法,這是對球及觀眾雙贏的事。唯一不好配合的恐怕是電視轉播和廣告了!

2007年3月9日

比爛文化令人生氣 氣 氣 氣 氣

2007/3/9
比爛文化令人生氣 氣 氣 氣 氣

「比爛」一詞不知從那兒來的,也竟然可以發展出「以爛比爛」、「比爛戰爭」的更可怕名詞,太shock了。
從網頁查尋出來的「比爛」用在政治事件上最多,尤其民進黨的政客發揮最為淋漓盡致。查看到一篇林重膜網頁上的一篇名「不怕比爛」文章,還講得錚錚有詞頭頭是道,其邏輯狗屁不通,真是走火入魔的代表。最重要的是,別錯過文章下的留言回應,讓人捧腹大笑笑翻了。民進黨創造比爛的文化,在辯論、在政策、在作秀,實實帶領一群人民走進井蛙觀底(連"天"都不看了)、自欺自悞的傻瓜世界。沒有政績,比爛倒是一流。
我們不知道有些人是不是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學會了比爛的技術,還是天生的就有喜好比爛的血液基因存在,只要有人稍微被指出缺點,就會用比爛的方式反擊對方、進行激辯。比爛方式的辯論確實是有效的反擊方式:一、是轉移主題交點。二、是直搗要害。三、立即申辯自己的優勝不敗。可真是好用啊!只要有深入研究對方過往的缺失,只要不比對方爛,招數馬上見效。尤其在親屬、情侶、夫妻、同學等已長期相處知之甚深的情況下,立即翻臉成仇人最為好用。常用代表例句就是:『你還不是這樣……,我沒比你爛…。』結果倆人都覺得很爛,吵來吵去,顯得事情沒有關係了,就一同吵爛下去吧。最後掩蔽事實,不求長進,喪失改進求好的機會。
老外在經營管理上是追求Bset Practice(最佳實務),精神是不斷精益求精好要更好;而老中比爛精神是「只要不是Worest Practices(極差實務),就算是Worse Practices(較差實務)也是比你好」,正所謂「五十步笑百步」的意義。 生活就怕碰到這種人了,因為很溝通起來真的很累很累喔!
使用在「六色帽法」最易使人辨認發言者所代表的思考涵意,但我有點想不出比爛式的爭辯是算在那一色帽子裡,紅白藍黃綠黑六色帽,再加一頂「破帽子」成七帽法吧。六色帽思考的線索對主題各有其幫助,但搞破帽子,真是浪費大家時間的,拋了吧 ……… 哈哈哈哈

不怕「比爛」一文,真是太好笑了 哈哈哈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ChungMo&f_ART_ID=532396
切記要看網頁裡回應留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