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記憶法既有效率又有用嗎?
請你先想清楚,你是要去看表演,還是要學一個對讀書有幫助,真正實用的方法?市面上所教的快速記憶技巧,都是在教圖像法、聯想法、掛勾法、諧音法等,有些號稱不是圖像式,但實際內容還是換湯不換藥,教的東西都大同小異。
事實已經證明:這些快速記憶技巧都無法應用在大量的功課上,而且會造成大腦更大的負擔。例如你要背一篇課文,他會教你把文字轉成圖像,整篇課文變成一堆圖,好像回到原始人時代的象形文字。或是當你要記一些資料時,他教你把這些資料利用編故事的方法串連起來,想一些離譜的電影情節來記(就是他們所謂的資料轉碼); 這樣讀書就算背起來,也沒有真正理解課本的內容,不僅是旁門左道的方法,也只是另一種型式死背死記資料而已。
不管任何一科都一樣,讀書絕對不能死背死記;正確的讀書方法必須強調在讀書的自我思考和理解,而強化理解則首重在自己對課業資料的分析、歸納、統整的能力;而這個統整的過程可以靠筆記來幫助自己。
正確的筆記必須是經過自己深度思考的分析式筆記,不是上課抄筆記,也不是抄重點的筆記。做筆記可以強化深度思考與理解,而且可以整理、分析、濃縮上課或書本上的資料,以方便日後需要時的參考及複習。人的大腦不太可能在看過一次後就能長久記得書本上的完整內容,所以如果想將重要的功課變成長期快速記憶,就必須靠筆記來幫助自己。一個好的筆記,可以讓你在日後複習時,減少大量的準備時間;當然若是複習之後能變成你自己的長期快速記憶,也就是成為你的已知知識,那這份筆記就能當作備而不用的工具了。
文科的大量的文章,你要會做分析整理,將資料大量的濃縮;數理科目內容,你必須會靠邏輯思考來增加推理 和理解能力;而這些能力,都能靠平時思考分析的讀書習慣來培養;因此,做筆記不但是在幫助自己縮短讀書時間,同時也可以訓練自己的思考、分析、組織、理解 等全方位的讀書能力,讓你能將讀過的東西自然而然完全吸收,變成你自己的知識,這才是讀書的真諦!
一旦有了正確的讀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吸收老師教的內容,自己在家複習時也有方法準備,不僅可以縮短大量的讀書時間,快速提升讀書效率,減輕你的讀書壓力;讓你有更充份的時間去準備更多功課,或做你想做的事。
一個好的讀書方法必須是著重在理解,要學會自己有能力分析大量的功課,將雜亂的資料變得有邏輯有系統,並且大量濃縮資料,以方便日後複習和考試時的回憶做答,如此一來,至少可以節省你三分之二的考前讀書複習時間,提高你的讀書動機,而且效果加倍,讓你充滿信心去面對大考。
2011年5月26日
快速記憶法既有效率又有用嗎?
這篇網路文章關於「記憶法」的評論,真的很有道理哦!
訂閱:
文章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