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五四運動
看到一篇專訪文章很有意義,內容很有智慧,節錄如下,留存下來分享看看。(參考 原文)我另外特別作一張心智映圖,如照片,喜歡歡的話,抓下去看看。
(註:圖上貼了些照片,是我家小寶貝桓桓,超可愛的 哈哈!)
曾獲選為「400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士」之一的聖嚴法師,一直致力於將佛法融入生活,淨化心靈。2006年,聖嚴法師為《康健》讀者,分享如何在躁動的紅塵裡,尋回心靈制高點
專訪聖嚴法師:心可以打太極拳 文/朱芷君:
Q:當大環境渾沌不明,個人如何安身立命?大環境不是我們自己能夠掌控的,既然身處這個時空,也只能接受了。相對於渾沌不明的大環境,個人內心的安穩、平定,則顯得非常重要。我經常說:「心安才有平安。」如果內心不平安,無論外在的環境多麼舒適,仍會覺得痛苦。如果內心是平靜的,心不隨外境波動,雖然身處惡劣的環境之中,還是非常的平安。我常抱持「逆向思考」及「正面解讀」的心態來面對各種現況,凡事往求生存、求生路的光明面努力,便可順勢而為,趁勢而起。法鼓山主張的「心靈環保」,主要著力點是「心」五四運動,包括「四安」、「四它」、「四要」、「四感」和「四福」等五個項目的20種安心方法。●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張安心:在於少欲安身:在於勤儉安家:在於敬愛安業:在於奉獻● 四它 解除困境的主張面對它:正視困境的存在接受它:接受困境的事實處理它:以悲智處理困境放下它:處理後心無牽掛● 四要 自求平安的主張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四感 人相處的主張感恩:使我們成長的因緣感謝:給我們歷練的機會感化:用佛法轉變自己感動:用行為影響他人● 四福 增進福祉的主張知福:知足常樂,是最大的幸福。惜福:珍惜已經擁有的,發揮最大永續的功能,是最好的儲蓄。培福:應用擁有的資源,成就自己,利益他人。種福:盡心盡力,量力行善。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